-->

16.教你識破常見不動產詐騙手法

16. 教你識破常見不動產詐騙手法


1.「假買方,真騙屋」

詐騙集團假扮買家,先爽快付了幾百萬的頭期款後,違法將房屋過戶,騙走幾千萬的房產。知名案例就是藝人「薔薔」的爸爸。


2. 「假債權,真法拍」

詐騙集團即使從未接觸屋主,以盜取民眾個資等手法假扮債主,違法將房屋拍賣變現。


3. 「假中人(或屋主),真騙錢」

詐騙集團假扮屋主、房仲或代書,假借急用錢等藉口低價賣房,騙取民眾的買房款。


4. 假中人轉介預售屋 ,沒買到房還被騙錢

而詐騙集團聲稱有管道可以透過「中人」,也就是介紹人,用低價取得建商與地主保留戶,或是條件更好的房型,用來吸引民眾跟「假中人」購屋,甚至還造假房屋預定單、收據、合約等,連建商的大小章、收款章都去偽造,陸續詐騙訂金、簽約金、工程款等,民眾不但沒有買到房子,購屋款還全進了詐騙集團口袋。


5. 冒名申辦補發身分證,把土地變賣

詐騙集團鎖定的對象多為年邁的大地主,經由向地政機關申請土地登記謄本、地籍圖謄本等資料,篩選後再決定詐騙對象,並以身分證遺失為由,冒名向戶政事務所辦理補發身分證及變更印鑑,再到地政事務所申請補發土地所有權狀,等領到權狀後,就把土地變賣。


6. 假屋主網路低價賣房騙錢

詐騙集團將鎖定的標的物,以低於市價許多的價格上網標售,經仲介公司人員發現標售土地的訊息,不疑有他,即介紹客戶購買,詐騙集團並偽造土地所有權狀及印鑑證明,以騙取買方及仲介公司的信任,直到前往地政事務所辦理過戶時,才被地政事務所人員發現權狀及印鑑證明是假的,但該冒名的賣方早已不知去向,買方所支付的訂金及部分款項也無法追討了。


7. 先租屋後,假扮屋主賣房詐財

詐騙者假扮屋主,先租屋取得房屋鑰匙後,假扮屋主要賣房、偽造房屋所有權文件,進行交易並收取購房款後消失。受害者往往在完成交易後,才發現屋主身份和房屋文件都是偽造的。


8. 先租屋後,偽造假債權真法拍

詐騙集團即使從未接觸屋主,卻以盜取民眾個資等手法假扮債主。

首先房客會偽造有房東簽名的本票,並向法院申請「本票裁定」,然後法院會用雙掛號寄送本票裁定公文到戶籍地址,而有房東貪方便將戶籍地設在租屋處,公文都被房客代收,假房客就取得了「本票裁定確定證明書」。

如果房東十天內沒抗告,法院就會裁定房東有欠租客錢,然後假房客向法院申請強制拍賣房屋,若第一拍流標,就直接告知法院願意承受房子,隨後就用最快速及隨便的價格透過仲介售出。


9. 假買方付頭期款過戶後,詐領高額貸款

詐騙集團專門找無房貸、抵押權設定,且由屋主自售的房子為目標,在支付買房頭期款時十分乾脆,藉以騙取屋主信任,等到房屋辦理過戶時,詐騙集團不只向銀行申貸,又向民間單位抵押借貸,撥款後就落跑,屋主不但收不到尾款,若想贖回房子還可能要背負高額貸款。


10. 利用地政士(代書)詐騙

(1)房屋交易僅透過指定地政士

由買方或賣方指定地政士(代書),且不允許另一方找地政士或公正人士,藉機在合約加入不合理的條款,簽約時先支付1~2成價金,取得賣方信任後,即辦理房地過戶,利用時間差快速過戶,過戶後除向銀行借款外,又立即向民間抵押借款,貸到款項後毀約不付尾款落跑,導致後來賣方既收不到尾款,也找不到買方,銀行催繳不成,落入法拍。 案例:2018年的「沈代書集團詐騙案」

(2)中途更換主辦地政士

一開始先請真的代書來騙取信任,隨後臨時更換一個假的代書,讓買方或賣方來不及查證,接著就可能發生付款後,房屋卻沒完成過戶,或產權過戶了,卻沒拿到錢。

   目前國內提供成屋履保服務的機構,大致可分為:一、金融機構。二、建築經理公司(俗稱建經公司);差別在於金融機構價金信託契約書是由地政士自行準備的,而建經公司的履保合約書是建經公司所提供符合內政部版本的制式合約書,比較有保障機制及風險控管。


11. 假支票付款詐騙

賣方私下透過親友介紹,售屋給其他人,對方以「支票」付款,隨後得到房屋權狀,結果支票卻跳票,而賣家發現後為時已晚,因房屋早已過戶給另一人名下,並被設定抵押權賣掉。


12. 提供經過變造或過期產權資訊

此種手段,通常會利用連續假日或夜間簽約,就是為了使買家來不及做產權調查,這多半屬於產權有問題的房子,可能房屋為多人共有,或賣方沒所有權,甚至是房屋具他項權利卻無塗銷、例:地上權跟抵押權。


13. 假投資,哄騙抵押房產換資金

詐騙集團利用「LINE飆股群組」犯案,分享投資資訊,秀出的驚人投資獲利,保證穩賺不賠,以話術說服退休或高齡族群將名下房產抵押給民間公司(金主包括地下錢莊)籌措資金進行投資,並於放款過程中,以各種名義收取高額利息代書費和保證金及約定違約金,辦理預告登記(同意禁止一切處分,以保全權利人,如金主)等,惟借貸出來的現金進入詐欺集團口袋後,相關人員即消失無蹤,受害的民眾因積欠民間公司(金主)之龐大債務,遭民間公司(金主)向法院聲請拍賣民眾的房產,致民眾的辛苦奮鬥一輩子的房產血本無歸。


14. 假調解,詐騙房屋

詐騙集團透過免費換高檔餐券、旅遊補助等誘因,騙取被害人的身分證影本,同時調查名下是否有房產;接著鎖定無設定抵押的「乾淨房」為目標,以被害人的個資製作假本票,夥同偽裝成被害人委託人身分的同夥,前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糾紛調解。在兩個詐騙者一搭一唱之下,調解結果自然會是「達成用房產抵債的共識」,詐騙者便可以拿著法院核定的調解書,前往地政機關完成房產過戶;由於調解書和法院的確定判決效力相同,詐騙者無須取得被害人的權狀、印鑑證明,僅憑調解書就能神不知鬼不覺騙走房子,接著利用房子抵押借貸套現,整個過程被害人毫不知情,受害屋主直到最後一刻才會發現「我的房子不是我的房子」。


15. 行情造假,誘騙低價賤賣

不肖仲介聯手投機客,提供多年前成交、已經不具行情參考價值的售價,先誘騙屋主以低價賤賣房子,再簡易裝潢、墊高房價轉售。投機客可以賺「低買高賣」的價差,不肖仲介則能賺兩次服務費。即使屋主後來發現房屋被高價轉賣,或是後一手買方發現用不合理高價買到投機客房子,通常已經交屋完成,不容易追討回價差。


16. 假遺囑詐騙獨居老人遺產

詐騙集團勾結地方里長、律師、土地代書和書記官等,專門找獨居老人,看準他們沒有後嗣,或是子女在國外,用假遺囑和委託書,輕易領走遺產。 案例:2024年「地面師」騙局:獲利1.4億


17. 假檢警,真詐財

詐騙集團自稱檢察官,指控受害人涉嫌洗錢,需要調查金流以證明清白。詐騙集團以法律威脅為切入點,要求受害人分次小額提領現金,避開銀行行員的詢問,最終累計到100萬元,再由詐騙集團派專人上門取款。受害人因擔心晚節不保,按照指示行事。過程中,詐團還以「案件延伸查詢」為由,要求她質押名下的房產,騙取2600萬元貸款,並將她帳戶內的4700萬積蓄一併轉走。到了隔年5月,警方主動通知她調查進展時,受害人才發現自己早已落入詐騙圈套,名下7間房子被質押,7300萬積蓄也被「洗劫一空」。



如何防範房產詐騙方法:

 1. 經常出國或是不住在戶籍所在地的人,應該請親友、附近鄰居或大樓管理員留意是不是有地政事務所寄來受理補發權狀的通知,並馬上拆開信件了解是否有被冒名申請補發權狀。


2.權狀、印鑑章、印鑑證明及身分證件應妥善保管好,千萬不要任意交給別人,如果權狀丟了,應儘速向地政事務所申請補發權狀並向派出所報案。


3.要賣房子的人,如果不能親自到地政事務所辦理過戶的話,一定要委託給有執照而且有加入公會的地政士(以前稱為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民間習慣稱為代書)代辦,才有保障。


4.想要委託房屋仲介公司或仲介行賣房子的人,一定要找有辦理公司登記或商號登記以及經過地政局許可、備查,而且加入公會的業者,才有保障。


5.查證屋主身份:確認賣方身份的真實性,可以向地政事務所或不動產仲介業者查詢房屋所有權的登記資料,核實賣方是否為真正的屋主。


6. 審慎簽訂合約:不要急於簽訂買賣合約,仔細閱讀合約條款,並向專業律師或不動產經紀人諮詢,確保合約內容無異常。


7. 避免提供個人資訊:勿輕易將個人身分證影本、權狀正本、印鑑證明和印鑑章交給陌生人,對於任何優惠、促銷活動或假中獎通知等都應保持警覺,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若有來路不明的人,無論是主動加您為好友或邀請加入群組,都要提高警覺,避免落入詐騙陷阱。保護自己,從謹慎和理性開始。


8. 核實市場行情:了解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實際行情,避免被虛假資訊誤導。可以通過多家房地產經紀公司或公開市場資料來核實房價。


9.保持警覺心態:遇到涉及大筆資金的交易,要保持警惕。任何看似「便宜」或「快速」的交易,背後可能隱藏風險。


10.諮詢專業人士:在進行房地產交易前,最好諮詢專業的不動產經紀人或律師,確保交易的合法性及安全性。他們能提供專業意見,幫助識別潛在風險。


11.要求簽訂履約保證契約。尋找第三方機構(銀行或經建公司)介入交易,確保雙方皆依合約過戶跟支付尾款,款項一但進了履約保證專戶,賣方跟代書都無法碰到錢,就不用擔心捲款潛逃的問題。


12.銀行抵押權不塗銷。若房屋未塗銷抵押權,過戶前就要向銀行清償貸款跟申請證明,並到地政事務所辦理塗銷,這中間耗費不少時間,也能讓受害人察覺到是否為詐騙,降低風險。


13.戶籍遷到實際居住地。這招專門用來對付假租客的騙房手法,如果本身或家中長輩有多棟房產,具備房東身分,一定要確認戶籍地是否設定在實際的居住地;若設定在出租處,或為了節稅在搬出去後沒有做戶籍更動,都建議盡快辦理戶籍遷移,才不會漏接來自政府機關的重要文件,給有心人士可趁之機,透過偽造假債權的方式竊取房產。


14. 撥打防詐專線求助:可聯繫165防詐騙專線,由專業人員協助確認真偽。



政部為防堵不動產詐騙,自113年11月起推動地政強化審查與攔阻機制,鼓勵民眾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自身不動產的異動情形。這項服務能保障不動產有被申請買賣、贈與、調解移轉或設定抵押權登記等異動,及時以簡訊和電子郵件,通知所有權人,以免畢生財產一夕間蒸發。


⏹︎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 https://dc.land.moi.gov.tw/



— 本章結束 —